合作咨询热线:

400-123-4453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453

邮箱:admin@youweb.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88号

您当前位置: BOB·体育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中设股份BOB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3-06-02 22:39:40 浏览:[ ]次

  BOB公司主营业务为工程咨询设计业务。工程咨询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从投资决策到建设实施及运营维护全过程、专业化的智力服务,包括投资咨询、规划研究、勘察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试验检测、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等,具有高知识密集、高价值创造等特征,对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和赋能作用。

  2022年作为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十四五”规划部署的大量重大工程和项目抓紧落实的重要时间点。2022年初国家发改委明确了要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带动年内大量基建项目规划落地实施。除了重大交通、物流、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等基建项目以外,还涉及养老托育、文旅体育、能源生产储销保障体系、粮食生产储备设施等基建项目。在发改委督促下,各级地方政府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储备充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0.2%。2022年发改委审批核准固定资产项目109个,同比增长约21%,总投资1.4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1%,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等行业.

  随着2022年初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银保监会等多部委对全年“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定调,表明基建的定位已从为“托底经济的工具”上升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新高度。在此基础上,2022年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基建投资持续发力。3月,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BOB。4月,习总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进一步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下半年,政策性金融工具接力专项债,成为促进基建投资的重要工具。6月29日,国常会决定运用3000亿元政策性BOB、开发性金额工具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8月24日,在之前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2022年全年基建增速大幅回升,基建投资较2021年同比增长9.4%。

  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投资总额从2011年的约2.05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6万亿元,累计增长超过70%。2022年,国家交通运输经济总体平稳,投资规模继续持续高位运行,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3.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6%,再创历史新高。

  财政部统计显示,2022年地方债与新增专项债发行均创下新高。截至2022年末,全国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4.04万亿元,超出3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3.65亿元的规划,主要用于交通、市政和产业园、棚改、社会事业等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其中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建设、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重点基建领域的专项债规模超过五成。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2年经济发展将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确定了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仍然会持续增加。2022年初交通运输部就印发了《关于积极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的通知》,就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公路水运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工程等重点任务作出部署。2023年1月,交通运输部部长在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保通畅、扩投资、稳市场、调结构、保安全、防风险”、“积极扩大交通有效投资”。未来交通投资将继续保持合理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围绕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进一步推动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中重大干线的提能工程,打造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系统,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城市群、都市圈等重点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21年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专题合作组2021年工作要点”达成,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建设、运输服务和行业管理等多个方面。

  2022年4月26日,习总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研究了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并在会上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会议指出,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一批新型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加快完善油气管网。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推进重点水源、灌区、蓄滞洪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BOB。要加强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设施,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推进城市通一体化,建设便捷高效的城际铁路网,发展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推动建设城市综合道路交通体系,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设施建设,加强智能道路、智能电源、智能公交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建设“四好农村路”,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

  2020年以来,全国范围内“新基建”投资开始持续加快布局,随着大城市“1小时交通圈”、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工程、智慧交通、生态环保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批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模式将成为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21年9月,《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印发,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列为主线,着力推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

  能,提出到2025年,打造一批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应用场景。《行动方案》提出以智慧交通为大方向的七大建设行动,包括智慧公路建设行动、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交通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行动等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这份文件里“数字化转型”出现了26次,到2025年,交通设施数字感知、信息网络广泛覆盖,运输服务便捷智能BOB,行业治理在线协同,技术应用创新活跃,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数字交通体系深入推进,“一脑、五网、两体系”的发展格局基本建成,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2022年4月,交通运输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重点研发发展方向:在基础设施领域,围绕推进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布局完善、立体互联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出了研发综合交通运输理论方法与技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维养及改造技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关键技术等任务;在智慧交通领域,提出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加快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开展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2020年,我国智能交通市场总规模由420亿元增至1658亿元,年化增长率近20%。预计到2026年,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6%左右。交通设计咨询行业将在智能交通规划设计咨询、智能交通项目总承包、智能停车和智能公交系统、智能交通的系统集成、检验检测等领域持续获得业务机会并使之成为其新的盈利增长点。公司将不断在宏观调控中谋定方位,苦练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把握趋势机会,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

  2月13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表明了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继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会议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更进一步地发出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是21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也是连续第三年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与路径,其中美丽乡村建设被列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美丽乡村建设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它既秉承和发展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的宗旨思路,又顺应和深化了对自然客观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遵循,具体工作集中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规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农村民居改造等方面。

  城市更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其重要程度,体现在各大权威重磅报告中。其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

  住建部党组、部长倪虹在期间表示,2023年城市更新将会进行四大方面的工作:(1)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完整社区。近5年来,全国已改造16.7万个老旧小区,惠及2900多万户、8000多万居民。2023年,希望再开工改造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力争能够让2000万居民获益。(2)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和城市更新,对城市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桥梁、管廊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城市的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3)要做好城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既要保护好,还要活化利用好,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4)要推进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抢抓机遇,共同建设数字家庭、智慧城市,让我们的城市更聪明,让科技更多地造福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

  这一密切关系广大人民福祉和历史文化赓续的新兴领域将持续放量,具备一体化综合设计能力并率先在绿色生态和数智化方面完成布局的勘察设计企业也将更具市场竞争力。

  勘察设计行业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将释放市场活力,有利于优质企业打破区域壁垒,拓展全国市场。此外,“全过程”咨询导向,产业链有望进一步延伸。全过程工程咨询(集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工程招标采购咨询、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服务、工程专项咨询等覆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一站式的集成咨询服务)孕育而生,并将成为未来工程咨询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设计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融合发展趋势加剧,竞争进一步加剧,勘察设计行业正在加速推进重组整合,正在并且还将持续对行业格局造成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与资本市场对接后,国内少部分工程设计企业抢先把握机遇,加快进行并购重组,快速进行产业、区域的布局,进行新技术的投资和研发,在综合实力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并形成新的竞争门槛。

  公司重点专注于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工程设计咨询服务,致力于为宜居城市建设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涉及高等级公路、特大桥梁、特长隧道、港口航道、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生态环保、建筑工程、环境工程、风景园林、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岩土工程等领域。目前,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生产经营服务网络。

  全过程设计咨询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涵盖规划、设计、咨询、研究、勘察、检测、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等产业链环节。

  1、规划咨询包括战略规划、区域规划及专项规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风景旅游规划、项目建议书、预(工)可研究、设计咨询、评估咨询等技术咨询服务。具体专业包括公路、桥梁、港口河海工程、城市交通、市政公用工程、轨道交通、建筑工程、环境工程、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岩土工程等。

  2、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和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公司勘察设计业务主要包括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两大专业。工程勘察业务分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两个阶段,涉及交通、市政、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和环保等行业,包括工程测量、水文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试验、检测和监测等;工程设计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主要业务为公路行业、市政行业、水运行业、建筑行业和风景园林、环境工程等行业的设计。

  3、工程监理是通过工程招投标及建设单位/业主直接委托,根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勘察设计文件及合同,在施工阶段对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进行控制,对合同、信息进行管理,对工程建设相关方的关系进行协调,并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法定职责的服务活动。公司主要从事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水运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园林景观等专业的工程监理业务。

  4、项目管理是通过工程招投标及建设单位/业主直接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与服务。项目管理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的过程。公司项目管理业务涉及公路、水运、市政、景观、环保、建筑等行业。

  二、工程总承包EPC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EPC项目是以交付为目标的工程总包服务业务,整合了公司在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工程建立和项目管理等业务的优势,成为集成展示公司工程咨询能力的示范平台。

  (一)多领域、全产业链的资质优势。目前,公司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跨行业、全业务链甲级资质的工程设计咨询服务企业。横向来看,公司在行业方面可覆盖公路、市政、水运、建筑、环境、智能交通、轨道交通等领域;纵向来看,公司在产业链方面可覆盖规划、研究、设计、咨询、勘察、检测、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等多个阶段,使公司具备了提供一体化全过程设计咨询的服务能力。

  公司及子公司已拥有公路行业设计甲级、市政行业(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城市隧道工程、排水工程)专业设计甲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专业设计甲级、水运行业(港口工程)专业设计甲级、风景园林设计专项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工程监理(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甲级、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公路,建筑,市政公用工程,水运[含港口河海工程],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岩土工程)、测绘(工程测量)专业甲级等各类甲级资质。

  (二)综合设计咨询服务的能力。公司与同业公司相比,具有较强的综合技术能力,既具有强大的公路与城市道路、大型桥梁隧道、市政公用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设计力量,又具有城乡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城市设计、城市更新设计、环境提升改造等规划设计整体服务能力,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中处于优势;具有在业内覆盖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能力,以规划设计为龙头,包括规划、咨询、勘察、设计、监理和项目管理,在全过程工程咨询及工程总承包方面具有优势;在城市空间设计方面具备优势,特别是城市空间规划、建筑、市政、景观等多专业设计的优势、综合运用于城市设计、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空间开发、城市更新等方面,贴近当前城市发展理念。

  (三)全国化的经营网络。在不断巩固江苏地区竞争优势的同时,公司积极把握工程设计咨询服务行业日益市场化所带来的全国市场机会,进行全国营销网络的布局。目前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华东区、华南华中区、华北东北区、西南区、西北区及江苏区六个全国经营大区,共设23家分公司。同时,公司努力对接“一带一路”、“都市连绵区”、“新基建”等国家战略,十分重视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全国市场经营触角全覆盖。

  (四)出色的科技创新研发能力。公司积极承担多个省级、市级研发课题,坚持“产学研”融合创新,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针对重点领域、重大课题、前沿技术开展专题研究,尤其在道路新材料、桥梁健康检测、地铁监测、节能减排、智慧交通、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取得创新,带动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无锡市城区智慧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无锡市科技局认定为了2022年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作为集团在城区智慧交通工程领域的研究创新平台,该中心将开展城市建成区公路的功能必要性、技术标准、路线走向、具体工程方案、效益评估、建设管养方面等研究,突破现有公路在城市建成区中研究、设计、建设、管养中面临的关键技术。

  同时,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驱动发展,一直在产业数字化的道路上进行提前布局和有益探索,结合“云、大、物、智、链”等先进理念和技术,全面推进数智化赋能。以BIM技术全生命周期的推行应用为核心,探索逐步探索智能化建模、数据分析和优化、智能化现场管理等功能的开发和应用,提高项目全周期的效率和质量,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近年来,公司完成了集团全新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以及核心功能的开发;BIM技术在集团各专业中得以应用并由公司参与编写了《市政道路桥梁BIM交付技术导则》,正在探索出一条符合江苏中设特色的新型信息化建设之路,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优秀的人才激励机制。工程设计咨询服务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是典型的轻资产、重人才、高附加值的科技类企业。公司以重点项目为依托,提供各种机会,创造条件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项目管理人才和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增加实践经验,并且选拔管理和技术人才担任重要职务;通过建立研发平台、提供经费支持等多种措施,提升人才的科研技术水平,建立了开放交流的人才培养平台、研究生基地、工作实训基地。同时,公司建立了向生产和经营倾斜的薪酬、绩效激励政策和股票激励计划,让更多的员工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实现员工与公司共赢BOB,为公司持续经营发展提供保障。

  (六)技术+资本+管理的经营模式。利用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完善公司全业务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建立“投、建、管、养一体化”的业务模式。大力发展数字化平台建设,利用数字化赋能公司管理,实现经营、生产、技术、人资管理的数字化,达到提升管理效能,降本增效的目的,提升公司经济效益。

  报告期内,面对需求萎缩、景气下行的发展环境,公司积极应对,一方面坚持“深耕江苏、走向全国”的“走出去”战略,持续优化经营模式和经营思路,另一方面坚持技术创新推动业绩增长,注重内部提升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74,647.76万元,同比增长23.11%,其中规划咨询及勘察设计收入为61,500.83万元,占总收入的82.39%,工程总承包收入11,140.58万元,占总收入的14.92%;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拓了华东及东南市场,实现了全国市场经营网络的稳定经营和有序拓展,2022年公司江苏省外市场营收同比增长31.07%,占全集团营收规模的53.49%。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于对全国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的分析研判,结合公司业务拓展实际,抢抓“十四五”机遇,积极策应国家发展战略,通过科学统筹、合理布局,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中设力量:锡太高速公路无锡至苏州段路初设已完成并顺利通过审查,江阴锡澄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先导段(江阴无锡交界至顾桐公路段)已开展施工,232省道常州戚月线国道已顺利通过初步设计审查,通江大道快速化一期已正在开展初步设计工作,长深高速公路宜兴东互通连接线(庆源大道至周杨公路)新建工程已顺利通过施工图审查,宿迁235省道、辽阳南环、312中环段、地铁市政配套项目等一批重大工程正在进行初步设计;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南接线国道无锡境快速化改造工程、澄江大道(含澄江大桥)建设工程、261省道无锡南段改扩建工程、无锡东收费站综合提升改造工程、胡埭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望江立交西接线工程、腾龙大道智慧快速路项目一期工程、宿迁268省道项目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施工;安徽235省道、340省道无锡段、马山连峰路公共交通换乘中心工程、江西泰和县祥和大道等一批建设项目顺利竣工。子公司中设科欣在浙江省承担的长兴中心城区至图影美丽(旅游)航道工程是全国首条水运旅游航道;承担的湖州市南浔区国际会展中心大象酒店入口景观设计项目成为了湖州市地标性网红打卡地,还承接了浙江省第一个无防波堤海域游艇码头——沈家门渔港休闲渔船停泊基地工程总承包项目。

  近年来,公司继续深入学习研究国家发展政策,紧扣科技时代的发展脉搏,重点围绕“绿色低碳”、“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人才培养、项目转化、市场培育等各个环节加大投入,BIM等信息化技术在新兴业务领域的全过程咨询项目上的应用进一步扩大。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景观、城市更新、产城经济等领域持续贡献优秀项目。从片区整体规划到道路、市政管网、河道整治、景观提升改造等开展城市更新服务,加快城市空间提升,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于对全国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的分析研判,结合公司业务拓展实际,抢抓“十四五”机遇,积极策应国家发展战略,通过科学统筹、合理布局,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中设力量:锡太高速公路无锡至苏州段路初设已完成并顺利通过审查,江阴锡澄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先导段(江阴无锡交界至顾桐公路段)已开展施工,232省道常州戚月线国道已顺利通过初步设计审查,通江大道快速化一期已正在开展初步设计工作,长深高速公路宜兴东互通连接线(庆源大道至周杨公路)新建工程已顺利通过施工图审查,宿迁235省道、辽阳南环、312中环段、地铁市政配套项目等一批重大工程正在进行初步设计;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南接线国道无锡境快速化改造工程、澄江大道(含澄江大桥)建设工程、261省道无锡南段改扩建工程、无锡东收费站综合提升改造工程、胡埭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望江立交西接线工程、腾龙大道智慧快速路项目一期工程、宿迁268省道项目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施工;安徽235省道、340省道无锡段、马山连峰路公共交通换乘中心工程、江西泰和县祥和大道等一批建设项目顺利竣工。子公司中设科欣在浙江省承担的长兴中心城区至图影美丽(旅游)航道工程是全国首条水运旅游航道;承担的湖州市南浔区国际会展中心大象酒店入口景观设计项目成为了湖州市地标性网红打卡地,还承接了浙江省第一个无防波堤海域游艇码头——沈家门渔港休闲渔船停泊基地工程总承包项目。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加速演变的新发展格局下,公司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技术兴企”为基本定位,以创优争先为基本方略,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的基本路线。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研孵化成果转化,加速新技术落地应用,全面塑造跨周期发展新优势,质量目标全面完成,管理平台持续优化,BIM技术应用不断扩大,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监审,获得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

  获奖情况方面,获得香港兴业国际联合国际竞赛平台Young Bird Plan共同发布的《移步“椅”景——课移动座椅座机设计竞赛》亚军,获得省级2021年度公路水运省级“平安百年品质工程”3项,2022年度江苏交通优质工程“苏畅杯”1项,2021年度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年度江苏省优质工程奖“扬子杯”1项,省第九届紫金奖建筑与环境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省科技咨询协会技术创新奖1项、“咨询创新奖”1项,无锡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优秀奖28项,苏州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优秀奖2项,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优秀奖14项,无锡市优秀国土空间规划奖3项,省市政工程协会QC小组优秀奖1项,无锡市市政公用行业协会QC小组优秀奖1项,“中设杯”无锡市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技能竞赛获奖3项,第一届midas CIM设计竞赛银奖;

  随着国内外加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化因促使资源配置更有效率,而越来越成为引领现代组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工程建设行业正在全面迎来数智化变革的重大契机面前,公司正持续加大产业数字化的道路上的布局和战略实施力度:集团全新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以及核心功能的开发已经完成;BIM技术在集团各专业中的大力应用;参编《市政道路桥梁BIM交付技术导则》等。公司坚信,通过数字化建设创新咨询组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实用、系统完备、安全可靠、智能绿色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交通枢纽、运输大通道和物流枢纽,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

  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随着未来国家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工程咨询行业在未来仍将保持较高的景气度。

  国家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阶段性目标是从2020年开始,在2035年基本建成、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国。江苏省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江苏要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苏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30年,苏南地区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全省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虽然我国交通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与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相比仍有差距,如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不尽合理、综合交通体系尚不完善、城市交通拥堵形势严峻等。还存在不少公路路段由于先期设计标准较低,需要改建或扩建进行质量提升。交通工程设计咨询业务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面广量大,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新基建新技术的应用成为普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65.22%,已达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城镇化率提高到65%的目标,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在80%以上,这意味着中国城镇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城市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且仍有很大空间。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建设涉及大量市政业务,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道路、市政公用、景观设计、环境治理、节能减排、解决城市公共交通拥堵、完善城市公共智能交通综合解决方案等,给市政工程设计咨询行业带来众多市场机会。

  近年,新基建正成为国家政策和各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实业界和资本市场的重大新机遇。“十四五”规划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新基建的基础地位决定其应适度超前建设,应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前面,否则将制约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基建长期将推动中国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增长潜力,中国是超前大规模基建的受益者。

  如此大力度的“新基建”国策已经成为促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提供传统工程设计咨询行业高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基建投资将达到10.6万亿,占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10%左右;2021-2023年,数据中心产业投资或达1.4万亿元;2020-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勘察设计企业均积极进行相关领域的新业务拓展,如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自动化检测、智慧检测以及元宇宙概念在设计创新方面的运用等。

  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发展方向,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展开,智能交通市场保持增长势头。根据赛文交通网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整个行业的总体市场规模625.3亿元,同比增长6.1%。2017-2021五年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符合增长率为9.1%,预计2022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将达673.8亿元。工程设计咨询行业可以在智能交通规划设计咨询、智能交通项目总承包、智能停车和智能公交系统、智能交通的系统集成、检验检测等领域获得新的业务机会并使之成为其新的盈利增长点。

  2022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9项重点任务——提升绿色建筑发展质量、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加强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实施建筑电气化工程、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推进区域建筑能源协同、推动绿色城市建设;4月,《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强制执行。

  建筑行业的政策举措不断出台且要求日趋明确和严格,表明了我国在建筑行业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决心。这一方面对勘察设计企业在城镇绿色建筑创建方案相关业务开展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使其在城镇绿色建筑和环境治理等新兴领域迎来诸多机遇。

  “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建设将从概念层面到真正实施落地,是推动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举措。

  2023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2023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将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在设区的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今年在城市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

  2023年2月,新华社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表明了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这是21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也是连续第三年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坚定而持续加码。

  总体思路:以发展综合性工程设计咨询集团为主导,凭借公司在宜居城市和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智慧交通建设等专业领域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技术优势,运用“技术+资本”的手段,努力布局全国市场,积极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加速国际化发展进程,竭诚为政府和广大客户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和智力服务,将公司打造成为中国一流设计咨询集团。

  经营方面:继续推动经营思路转变,坚持全业务经营,实现工程咨询全过程经营,不断拓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及工程总承包业务。经营与生产、技术进一步加深配合,转变以往单一的经营方式,依靠集团综合优势,在经营过程中为业主提供项目策划,提供技术解决路径,赢得业主的信任和依赖。同时要将EPC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将全过程咨询延伸到全寿命周期的集成服务,提高项目的业务链、集成度,打造精品工程,更好地反哺经营、拓展业务版图、提升利润空间。打破区域和专业限制,积极开拓,把握国家“3+2+1”六大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契机,进一步共同做大做强各区域市场的经营业绩,实现全专业发展。

  专业方面: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大新技术投入,加速新工艺应用,继续提升新技术、新业务咨询能力和盈利能力。未来,公司将继续立足于信息技术的落地应用,以大项目为依托,探索设计+数字化,在智慧交通、智能监测检测,尤其是长大桥梁、重要干线道路、城市快速路等重要路段、关键节点的全天候实时监测、动态交通智能化管理、车路协同、安全保障系统等方面拓展应用,实现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提升交通运输数字化水平;要积极拓展建筑光伏一体式节能技术、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城市更新、美丽乡村等业务创新与应用,提升集团综合咨询业务能力,彰显中设一站式、集成化的综合技术优势。投资方面:2023年,公司将依托大股东交通集团国有平台的资金和资源优势,继续在智慧交通、智慧检测监测及建筑设计领域积极寻找优质标的或团队,通过股权投资快速提升综合实力,推动集团快速稳健发展。(三)经营计划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四五”规划的建议还指出,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家发展战略对工程咨询单位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公司计划2023年实现新承接业务额同比增长20%~5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40%;实现营业收款同比增长20%~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35%。

  说明:上述数据为公司2023年度经营计划的内部管理控制指标,不代表公司盈利预测及承诺,能否实现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市场情况、行业发展状况及公司管理团队的努力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设股份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深高速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扫码关注我们

服务热线

400-123-4453

邮箱:admin@youweb.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88号